論壇

【系列專題七】新時代客家精神:硬頸精神如何轉化為現代文化力?


在探討完客語復興、青年創業、社區再造與全球連結等議題後,本文聚焦於驅動客家文明更新的精神本質。我們主張,客家傳統的「硬頸精神」必須從歷史上的抗爭姿態,轉化為適應新時代的文明價值創造力量。這種轉化要求哲學家與文化評論者重新定義「硬頸」:它應是面對挑戰時,展現出的不屈不撓的創造力與彈性。最終,新時代客家精神將體現在所有世代的共創行動中,引導客家走出過去的邊陲記憶,成為一股有根、有光、有行動的現代文明力量。


引言:客家精神的時代拷問

在我們討論客語的沉默、村落的空洞、文化的再生,以及全球的共創之後,最終必須回歸到一個核心:驅動這一切的客家精神本質是什麼?

客家擁有「最深的根」,這根源於長久以來被稱頌的**「硬頸精神」**。然而,在全球化浪潮與數位革命的衝擊下,如果這種精神僅停留在祖先的記憶,它就可能讓客家面臨失去「枝葉延展」的挑戰。這是一個時代的拷問:如何將這份堅韌的傳統,轉化為一股有根、有光、有行動的現代文明力量? 新時代客家精神的建構,正是回答這一拷問的關鍵。

一、從「抗爭」到「文明價值重構」的躍升

傳統的「硬頸精神」往往與客家族群在歷史遷徙中,面對環境、資源和周遭族群的抗爭與自衛聯繫在一起。新時代客家精神的討論重點,正如資料所指出的,在於實現從抗爭姿態走向共創與普世價值的文明重構。

1. 重新定義「硬頸」:韌性與創造力的結合

「硬頸」在新時代的語境下,其定義必須被重新賦予:

  • 不再是單純的固執與抵抗: 而是面對挑戰時,展現出的不屈不撓的創造力與適應力
  • 從「守成」到「開拓」: 這種精神應鼓勵客家子弟在不犧牲核心價值的基礎上,勇於進入陌生領域,成為科技、藝術、商業的前沿開拓者。

2. 哲學性的昇華:尋找普世光譜

我們需要哲學家與文化評論者的深入參與,來剖析客家精神中蘊含的普世價值。例如,客家對簡樸、宗族倫理、耕讀傳家的堅持,如何轉化為現代社會所缺乏的永續發展觀念、社群凝聚力與知識尊重。這種哲學性的昇華,能將客家精神從邊陲的族群故事,昇華為人類文化光譜上的重要篇章。

二、新時代精神的具體體現:行動與決斷

新時代客家精神是驅動所有文化再生行動的內在動力。它不再是靜態的歷史陳述,而是必須體現在客家社群的**「下一個決定」中,成為一種行動倫理**:

1. 體現在共創的勇氣:

這種精神體現在青年敢於透過創業、藝術、科技的形式,重新定義「現代客家」。它鼓勵客家文化力走出圍龍屋,邁向 AI 與元宇宙,證明傳統與創新可以完美融合。

2. 體現在語言的堅守:

這種精神體現在推動客語回歸家庭的日常,不讓母語成為博物館展品,而是成為生活的呼吸。它是一種對文化記憶本源的堅定守護。

3. 體現在地方的行動力:

這種精神體現在面對客庄老化與空洞化時,仍堅持建立共居、共學、共創的新型客庄。它是一種對地域社群未來發展的實踐承諾。

總而言之,新時代客家精神,是將客家「最深的根」連結至現代社會的創新、彈性與共容。它是一種有目標、有方向的堅韌

三、時代召喚:共同創造新客家典範

這場文化的再覺醒運動,要求我們將「硬頸精神」轉化為青年創造世界的力量。客家的未來,不在於固守過去,而在於我們的下一個決定——我們選擇以什麼樣的精神面貌面對世界。

我們呼籲所有哲學家、文化評論者、語言復興者、文化創作者、教育行動家、科技革新者、青年與長者——所有行動家——一起共同創造新客家。這不僅是族群的自我完善,更是對世界的貢獻。透過這種精神的重塑與實踐,客家將真正成為一股有根、有光、有行動的文明力量,共創屬於這個時代的客家典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