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開客語用途 客家更幸福
廣開客語用途 客家更幸福
客委會在102年12月28日起一連9天在南港展覽館舉辦「台灣客家產業博覽會」,共吸引20萬人以上參觀;反觀平日民間客家社團以客語為主的活動,很少超過20萬人參加,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客家文化產業可以用來帶動就業、活略經濟、振興觀光、提振文化創意產值…等用途,而客語目前使用的機會相對較少,使得客語之美,知道者少,自然難以吸引更多人來學習、來傳承。
為解決此種困境,客家社團、客家鄉親、客家學術界、客家之友、客語老師…等,應該盡一切力量,來拓展使用客語的機會;基此,本文彙整歷次客家活動時,鄉親好友們所提供的想法:
- 鼓勵客家會議、客家活動,提供國客語同步翻譯員、國客語主持人,所聘用的現場工讀生、服務人員,可先接受8小時「服務客語」職前訓練。
- 鼓勵鄉親、社團、客語薪傳師、客語老師、客家研究所研究生、客家文史工作者、客家觀光解說員,多買客家歌CD、多買客語教材、多買客家大戲CD。
- 鼓勵廠商、大學兒童玩具設計研究所研發含有客語元素的兒童玩具,讓兒童在玩玩具時,自然而然把客語學起來;例如:小熊威尼玩具,按右手會唱客家童謠,按左手會說客語認證辭彙。
- 鼓勵客家美食餐廳,比照日本料理餐廳,能提供多種語言服務,多種語言包含客家話,並播放客家歌。
- 鼓勵活動主辦單位,在客家地區舉辦客家會議、客家活動、客家節慶時,可提供客語宣傳車,在客家庄大街小巷用客語宣傳客家活動。
- 鼓勵廠商、大學資訊研究所研發含有客語元素的線上遊戲,讓年人在網咖玩線上遊戲時,自然而然把客語學起來。
- 鼓勵選舉宣傳車,增加客語播音。
- 鼓勵各電子媒體,在節目中,穿插播放10分鐘客家歌。
- 鼓勵出版、購買融入客語的童話故事有聲書。
- 提供客語配音員工作機會,提高客家電視收視率。
- 客家社團籌組「客語買菜大隊」到客家庄傳統市場用客語買菜,帶動客語使用風氣。
- 製作客語生日快樂歌、客語頒獎歌、客語歡迎歌、客語結婚進行曲,使得日常生活都能接觸客語。
目前客語教學多,客語學習管道多,但是客語被拿來使用的機會少,只有設法廣開客語用途,客語才能代代相傳,客家才會更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