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六堆伯公建築取好名!
為六堆伯公建築取好名!
為六堆伯公建築取好名!
「福隆式」伯公
六堆地區的伯公廟建築型式和其他縣市的伯公廟建築型式不同,前者在一些文章通常取名為「墓塚式」,後者稱為「廟宇式」,但有人認為,六堆人比較不接受「墓塚式」之稱呼,認為神聖、吉祥的伯公,怎麼會和墳墓扯在一起,是否有更吉祥的稱呼?
這真是一個好問題,本文認為,不妨改稱為「六堆式」或「勤儉式」或「耕讀式」或「福隆式」或「隆式」,其理由分述如下:
- 改稱「六堆式」理由:民國60年之前,全台客家庄的伯公,只有六堆地區不是「廟宇式」,而是有特殊造型,如果取名為「六堆式」,很容易讓人想起,只有六堆才有這種特殊造型,好懂好記,有利於創造新的文化觀光資源,也有利於解說導覽。
- 改稱「勤儉式」理由:客家人普遍具有珍惜資源的勤儉精神,六堆地區的伯公建築造型,以較少的資源完成設置,不如其他客家地區「廟宇式」伯公建築來得華麗及氣派,這符合管理科學「小錢辦大事」、「資源配置最佳化」,更融入客家勤儉精神,如果改稱為「勤儉式」,可以彰顯客家勤儉惜物美德,符合現代環境永續發展觀念。
- 改稱「耕讀式」理由:民國60年之前六堆地區牧童,放牛時,會把牛栓在樹旁,自己就坐在伯公前面台階讀書,完全符合客家「耕讀傳家」精神,改稱為「耕讀式」,可彰顯客家「耕讀傳家」特色。
- 改稱「福隆式」理由:六堆伯公建築有「隆起」特色,而伯公是福德正神,所以取「福」字加上「隆」字稱為「福隆式」,代表福氣高高隆起,參拜者福氣高人一等。
- 改稱「隆式」理由:六堆伯公建築有「隆起」的特色,改稱為「隆式」,容易和廟宇式區別,而且很好記,但用客家話發音,比較不易「由音會意」。
六堆地區客家社團不如結合「六堆客家運動會」、「六堆攻炮城」、「美濃字紙祭」、「王爺奶奶回娘家」等大型活動,來進行命名票選暨抽獎活動,為六堆伯公建築取個有共識的好名,並因此吸引觀光人潮,進而帶動六堆客家文化活絡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