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客家好形象!大家一起來!
維護客家好形象!大家一起來!
客家諺語說:「人爭一口氣 佛爭一支香」,在電子媒體、平面媒體上,往往會週期性聽到或看到一些破壞客家形象言詞,諸如:把客家勤儉說成「吝嗇」;把客家男女農業分工,輪序用餐,以求農業時效,爭取妻兒、妻女最佳福祉,說成「重男輕女」;這些言論長期流傳,形成客家男兒擇偶障礙,當然也會導致客語流失。
為了替客家爭一口氣,我全球約1億客家父老兄弟姐妹們,應該體認到維護客家優質形象,建立客家好形象,是讓客家子孫萬代願意認同客家、愛護客家、學習客家話、發揚客家優良文化最基本、最重要、最迫切的工作,絕對不該對內、對外說「客家人吝嗇」、「客家人重男輕女」。如果能努力維護客家好形象,建立客家新形象,大家必然搶著要當客家人,要學客家話;反之,如果形象不好,必定繼續當隱形人,否定自己客家血源、客家淵源,則客家必滅、客語必亡。
客家諺語說:「心肝係好 風水毋使討」,客家歌「幸福的天堂」歌詞又說:「行善記在福祿帳,作惡難騙閰羅王」,客家歌「客家本色」歌詞更強調「正正當當做一個良善的人,就像我們的老祖先」!為了建立客家愛心行善優質形象,我們看到新北市客家局在88水災後發起社團募款救助災民,在日本331地震後也發起社團募款支援日本救災,為客家建立有愛心、不吝嗇、爭取國際友誼的好形象。緊接著,新北市客家局在100年辦理的客家童子軍,把童子軍日行一善,智仁勇精神和客家界緊密連結,拓展客家文化行善助人的光明面。在100年年底,新北市客家局又舉辦客家街舞大賽,成功把樂活、運動人口倍增、年輕流行元素和客家文化相連結,為客家建立樂活、友善、創新好形象;更難能可貴的是,新北市政府消防局也同樣愛護客家,在寒冷夜間,持續出動消防車,在樹林市大街小巷,用客語、國語、閩南語,連續播放預防瓦斯中毒政令宣導錄音帶,甜蜜溫馨的鄉音,激發民眾認真收聽而能保護珍貴人命,此為客家語言文化建立有傳播效果的好形象。
其次,客家諺語說:「子來帶財 女來帶福」,顯示客家文化對男孩、女孩一樣珍惜,尤其在客家12大節慶推出後,我們看到每年各地舉辦的新丁粄節,已經融入男女平等時代元素,除了新丁粄以外,還有製作象徵愛護女性、珍惜女性、尊重女性的千金粄、新枝粄、公主粄、新妹粄,為客家文化建立男女平等,愛護女性、珍惜女性、尊重女性的好形象;還有,像是六堆客家的「搖籃曲」是爸爸所唱,代表爸爸一樣分攤家務,肩負起照顧寶寶的責任,這也是客家男女平等精神的發揚。
再者,我們還可以看到屏東縣為推廣客語學習,由客語老師,到客家庄家庭中,拜訪家長,鼓勵家長指導兒童說客語,這種一步一腳印的精神,使得六堆客家100年報考客語認證的比率(報考人數除以當地客家人口數)高居全國第一位,為客家建立腳踏實地做事、實實在在做事、認真負責做事的好形象。
此外,客家諺語說:「爛衫可遮羞,爛鼓好救月,爛銅鑼可嚇賊」,代表客家傳統知福惜福、愛物惜物、不任意廢棄一物、零廢棄、零污染的現代永續發展精神,因此到了天穿日(全國客家日)各地舉辦活動都能將客家文化結合環保或客語保存議題,諸如:新北市客家局以「簡約環保慶天穿樂活新北客家歡」為主軸,推出「創意環保花DIY」、「新客樂色創意時尚秀」使資源100%永續利用;美濃、六龜、杉林等地約3000名學生參加「歡喜講客嘉年華」踩街活動;台北市客委會也以「客情客簡?樂天穿」為主題,推出稻禾收割餘草編織成金龍;至於行政院客委會則把「客庄好樂活勤儉愛地球」作為活動本旨,除了引領全國各地客家庄藉由天穿日活動,努力用客家文化幫忙環保署、環保局落實環保政策外,101年更推出「客家減碳美食」,配合活動中透過客家勤儉文化,擴大資源回收環保教育宣導,不僅成為「環境教育法」中,最有教育價值的環保教育活動,也讓客家美食產業走向精緻化、養生化、大眾喜愛化,更能循序實現客家文化等於環保文化,使得客家語言文化能和環保議題同在,當然也就能與地球同在,更有助於客家基本法立法精神持續實現。
總之,在大家同心努力之下,客家語言、客家文化已逐漸呈現美好形象,若經年長期持續維持,配合精進、固本創新,必能使客家後代子孫會以客家好形象為榮,而爭先恐後要當客家人,家長帶寶寶搶學客家話。因此,不容任何人再有破壞客家形象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