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話、贛南客家話與我們所熟悉的粵東客家話的關聯
西南官話是古代的普通話,而當前贛州城內主要通行的是西南官話的分支,是明代王陽明平定江西畲族動亂時指定贛州城內須通行西南官話以區別作亂者所形成。這是贛州話的一支,常被稱為「贛州官話」。它受歷史上北方移民和官方語言影響較深,語音、詞彙更接近普通話,溝通門檻低,是城區內不同人群交流的主要語言。
而贛州還有本地話,也就是俗稱的客家話,主要分佈在贛州城區週邊的鄉鎮(如蟠龍、湖邊等,以及贛南部分縣域,屬於客家方言的粵台片。它保留了更多古代漢語的語音特點和客家方言的獨特詞彙,與城區官話差異大,是贛南本土居民傳承的方言,可能是受明清繼承古代漢語的粵東客家人群大量返遷贛南的影響而形成。
簡單來說,贛州城內日常交流以西南官話為主,而「贛州話」在不同語境下,可能指城區的西南官話,也可能指週邊的客家話,需結合具體地域和人群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