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客家文化推行公共安全
運用客家文化推行公共安全
「莫非定理」[1]提到,事情出錯就會損失慘重的話,儘可能小心,客家諺語提到許多蘊含公共安全的語詞,值得我們列為防災宣導教材。
(一)客家諺語說:「一石鬆 滿山動」,國內土石流都不是短時間造成,而是局部土石逐步鬆動引發大規模坍方,「一石鬆 滿山動」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起眼的小事,可能引起連鎖災害,不能忽視小細節。
(二)客家諺語:「大漏漏沒長 小漏漏乾塘┘、「小窟不堵 大窟難補┘,意思是說,埤塘如果出現大漏水,很容易發現就可補救,如果只是小漏水,不容易發現,時間一久,水都漏光了;而如果發現有小窟漏水,不及早防堵,等到大窟漏大水,就很難處理。台中夜店大火的原因之二「營業項目登記為A用途,實際是B用途 (消息來自媒體報導)┘,平日沒多少人注意,最後就出現危害,這也提醒我們,平日要主動去發現危機,逐項檢查,早期發現,及早處理。
(三)客家諺語:「矮凳仔會徑死人┘,意思是說,即使是矮矮的凳子,如果放錯地方,讓人不小心踢到而摔倒,就有可能讓人摔死。台中夜店大火的原因之一–「泡棉(消息來自媒體報導)┘就是諺語中的「矮凳仔┘,這句客家諺語提醒我們,不要忽略小細節,平日該排除的危險就該排除。
(四)客家諺語:「神仙打鼓有時錯,腳步踏差麻儕沒」、「馬唉四腳,也會跌到」┘、「老虎也會琢目睡」,意思是說,即使是法力高段的神仙,打鼓有時都會出錯,而凡人腳步走錯更是常見的事;至於有4隻腳的馬,一樣也有跌倒的時候,何況人只有2隻腳;至於兇猛的老虎,也有打瞌睡脆弱的時候,何況是渺小的人類,哪有可能不脆弱而失誤?台中夜店大火的原因之三—「火舞(消息來自媒體報導)┘,就是因為失誤,導致火源傳播給泡棉。所以,這句話提醒人們,做事不可過度自信,尤其使用火源要分外小心,寧可小心謹慎,絕不要有任何冒險行為。
(五)客家諺語強調:「打蛇愛打頭、拔草愛拔莖┘,又說「見蛇不打三分罪┘,另外也提醒不要「蛇過尋棍,賊走拴門┘。意思是說,處理問題要抓住核心,而明知有危險,卻不處理,至少有3分罪過,倘疏忽了,危險出現了,再來應變,為時已晚。
(六)客家諺語說:「天晴防落雨┘、「好天愛貯雨來糧┘,意思是說,在危機未出現前,要做好萬全準備,日本在311地震後第一時間,就啟動應變機制,由媒體報導,看見災民很快領得禦寒毛毯和食物,這證明「天晴防落雨┘、「好天愛貯雨來糧┘的重要。
(七)預防災害更需要平日強力的教育宣導,宣導強度足夠普及眾人時,雖然會讓人感覺有點「嘮叨┘,但是客家諺語說:「家無噥噥公,項項空;家無噥噥婆,項項無。┘句中所稱「噥噥┘就是「嘮叨┘。防災事務,人命關天,尤其少子化的社會,每個性命都同等珍貴,不容冒險,必須盡一切努力來保障生命人權,所以必須透過防災教育持續宣導而產生「嘮叨防災┘效果。客家諺語「家無噥噥公,項項空;家無噥噥婆,項項無。┘有其防災教育意義。
(八)「自護、互護、監護」的六堆客家婦女:
六堆客家婦女結伴洗衣,洗衣時站在水中,面向岸邊,彎腰洗衣,隨時監視岸邊遠方有無陌生人接近,以防遭到襲擊[2]。這就是工業安全學門所講的「工安三護┘–自護、互護、監護。所以,消防安全,也要有集體安全「工安三護┘–自護、互護、監護之觀念,也就是說,人們在消費的同時,要有自己保護自己的「自護┘,也要有消費者之間互相保護的「互護┘,更要有防災專責人員全程的「監護┘。
[1]Arthur Bloch,林為正譯,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0月,第13頁。
[2]彭啟原(2002)。台灣客庄影像。台灣省政府。4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