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式風味早餐 客家產業新商機
客式風味早餐 客家產業新商機
傳承客家語言和文化是鄉親們共同的目標和心願,但客家語言和文化必須和產業結合,客家事務機關也要有優質客家產業政策,才能使語言和文化永續傳承,因此推展客家新產業有急迫性。
想想,都會地區由於上班、上學人口眾多,在分秒必爭的時代,「早餐外食」、「早餐外帶」成為主流,使得早餐產業鏈宏大,產值驚人。
然而,都會地區鄉親,天天吃西式早餐(如:漢堡、三明治)或中式早餐(如:蛋餅、饅頭、小籠包),久了難免會膩,加上人們對於新事物,都會有「試試看」的好奇心理,此時業者如果在都會區早餐店、校園餐廳、便利商店推出「客式早餐」,將可吸引消費者,多增加一項選擇,活絡客家產業。
「客式早餐」像是如菜包、碗仔粄、米篩目、粄條、客家粽、發粄、紅粄、仙草茶、牛汶水、圓粄…等,在包裝外印上客語、英語的吉祥單字、吉祥會話或是客家優良文化,消費者一面吃早餐,一面學英語或客語,又能享受吉祥話的祝福,可以幫忙傳承客家語言和文化,好處多多;當然,早餐的包裝,要便於外帶。
「客式早餐」透過亮眼包裝、分類組合、衛生保證,可以和現行早餐產生市場區隔,例如:一般早餐多為「單項產品選擇」,「客式早餐」可以「A、B、C套餐方式」,讓消費者自由選擇。所謂「客式A、B、C套餐型早餐」,可以請營養師分析營養價值,加以調配組合成「適合室內辦公族的A型客式早餐」、「適合升學學生的B型客式早餐」、「適合勞工朋友的C型客式早餐」,或採用「樣多量少」套餐,讓消費者可以吃到好多種客家早餐。此外,為建立「客式早餐」口碑,上架前,必須由生產者出具「保證安全衛生」之切結書,切結書內容必須註明原料來源。
客家本色歌詞說:「時代在進步,社會改變」,在這創新、求新、求變時代,有別於以往西式早餐模式,由業者發展「客式早餐」,將成為客家新商機、好商機,同時藉由早餐包裝還傳承客家文化和語言,可說是一舉數得好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