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一查,你的祖籍欄寫什麼?一起來談談「廣」「福」「熟」這些身分記號。

來源:中研院歷史所人口研究計劃

百年前,日本政府在戶籍上用「福」「廣」「熟」標記族群。
如今回頭看,那些字不只是分類,而是一扇通往祖源記憶的窗口。
網上有一些關於祖輩身份的舊資料,一份日治時期的戶口調查簿影本。
在「種族」那一欄,名字旁邊,寫著一個字——「福」、「廣」。
看似簡單的一筆,卻勾起了大家對家族身分與族群歷史的許多思考。
原來在那個年代,日治政府為了管理戶籍與統計人口,常在「種族」欄中以不同字樣記錄住民的出身與語言背景:
- 🏮 「福」:代表祖籍福建,多為講閩南語(河洛話)的族群。
- 🌾 「廣」:代表祖籍廣東,通常指客家人。
- 🌱 「熟」/「平」:指已受漢化、會講漢語的原住民族(熟番或平埔族)。
- ⛰️ 「生」/「高」:指仍維持傳統部落生活的原住民族(生番、高砂族)。
這些文字看似行政代碼,卻是百年前台灣多元族群共存的縮影。
每一個字背後,都有家族遷徙的足跡、語言的傳承,以及文化交會的痕跡。
對我們客家人而言,「廣」這個字尤其有意義。
它不只是「廣東」的代稱,更是一段遷徙史的象徵——
從粵東、梅州、汀州、嘉應到台灣桃竹苗平原,這條路上留下了無數客家人的足印與故事。
我想把這樣的發現分享給大家,也想邀請你一起回頭看看:
你的祖籍欄上,寫的是什麼字?
「福」、「廣」、「熟」或其他?
那一個小小的字,或許正是你家族歷史的起點。
📷(附圖: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影像,標示「福」「廣」「熟」等字樣)來源:網路
🗣️ #客家文化 #族群歷史 #祖源探索 #日治戶籍 #世客會 #客家人 #台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