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產業

客家環保文化活動設計

客家環保文化活動設計

主題1:善用客家埤塘貯存雨水觀念,節省抽水電力,節省自來水使用。

說明:桃園地區挖塘蓄水建立埤塘始於1741年,其中南桃園客家地區數量較多。1963年調查尚存8846口,1995年調查尚有1450個。其功能包含:灌溉、降溫、防災、觀光、水生物棲息、平地水庫、防洪、農村副業(養魚、養鴨、養鵝)、河川沉澱池、親水空間等。在當前節能減碳熱潮中,引用客家埤塘貯蓄水資源觀念,宣導家戶雨天時,拿出貯水容器盛裝雨水,用來洗車、沖廁所、洗地板等次級用水,可減少使用自來水,也可減少抽水馬達抽引自來水的電力,達到節省自來水使用、節省電力、減少碳量目的。

活動設計1:客家埤塘省水減碳之旅心得寫作比賽。

可設計為:任何民眾在桃園客家文化節期間,自由參觀桃園客家文化館旁之生態池(此池具有客家埤塘貯水、利用雨水、建構水域生態等功能)或龍潭觀光大池、或其他埤塘之後,附上參觀時的相片一張,連同心得寫作作品(可用國語書寫,也可用客語文字書寫)寄給主辦單位評分。但心得內容連結客家埤塘歷史、客家埤塘功能、水資源保育、省水、利用雨水、節省電力、減碳等主題越多者,評分越高。

主題2:善用客家節儉文化,建立資源循環環保減碳社會。

說明:客家諺語說:「爛衫好遮羞  爛鼓好救月  爛銅鑼好嚇賊」、「一餐省一口   一年省一斗」、「有時省一口   無時有一斗」、「三年不喝酒 ,買隻大黃牛」、「省食有存  省穿有新」、「滴水成河  粒米成籮」、「有油莫點雙盞火  免得沒油打暗摸」,這些都是愛物惜物、知福惜福、不任意丟棄一物製造垃圾的環保行動,有因此節省製造物品所用之電力、原料,也減少焚化垃圾排出之二氧化碳。

活動設計2:舉辦「我怎樣利用客家節儉精神減少垃圾」、「我怎樣利用客家節儉精神節省電力」、「我怎樣利用客家節儉精神節省水資源」心得分享比賽。可分成國語组、客語组,每人時間3分鐘,和大家分享經驗。

主題3:多用客家竹製環保袋【客語發音:gaˊ zi  eˋ】

說明:在「限用塑膠袋」多用「環保袋」觀念出現之前,客家庄多使用天然竹子編織成的「gaˊ zi  eˋ」作為購物用環保袋,無論買菜、買魚、買肉,都放在「gaˊ zi  eˋ」內。由於「gaˊ zi  eˋ」使用竹子天然材料製造,比目前的「布製環保袋」更不耗損原料、也不耗損製布電力,可謂100%的環保袋。

活動設計3:「gaˊ zi  eˋ」製作教學。

活動設計3-1:客家「gaˊ zi  eˋ」環保袋限量有獎搶答贈送(凡是說出怎樣節能減碳任何一種方法者,就贈送,送完為止)。

主題4:客家交工制度用於資源交換再利用。

說明:早期高屏六堆客家地區(桃園地區有許多來自六堆的客家鄉親定居)在農忙時,A農家的壯丁會主動支援B農家農事,等B農家採收完成之後,B農家回過頭來幫忙A農家完成採收,形成互助合作的「交換勞工制度」,簡稱「交工制度」。勞力可以交換分享,許多物品當然也可以交換分享!但是,配偶不可以交換分享喔!

活動設計4:舉辦玩具交換活動(現場有人解說:由客家交工制度到玩具交換)。

主題5:客家節能減碳服裝推廣

說明:早期高屏六堆客家地區(桃園地區有許多來自六堆的客家鄉親定居)民眾多穿客家藍衫。高屏地區天氣炎熱,民眾穿的客家藍衫因為寬大、舒適、通風、吸汗,所以十分適合炎熱地區使用。在節能減碳潮流中,客家藍衫加以合理改良,可以成為人人喜歡穿的「節能減碳服裝」。

活動設計5:舉辦客家藍衫試穿體驗活動(藍衫右方標示吉祥話:如金榜題名、百年好合、永續真愛…等)。歡迎親子、情侶一同免費試穿並照相留念。

 

主題6:客家減碳美食推廣

說明:吃素為減碳妙方之一。客家米食(如:粄條)、客家粄食(如:紅粄)、客家飲料(如:仙草茶)等,都以天然植物為原料,多吃以上食物,等於吃素,也成為客家減碳美食。此外,客家減碳美食消費越多,農民越喜歡讓農地農用,減少農地被盜採砂石回填垃圾,維持大地生命命脈。

活動設計6客家減碳美食菜單設計比賽

活動設計6-1客家減碳美食試吃品嘗大會(答對一題減碳方法者,才可入場試吃)

One thought on “客家環保文化活動設計

  • 吳美成

    多枝腳踏車, 車上坐墊用客家花布塑膠布縫製, 讓人看到客家人最重視環保, 有行動車見證,推廣環保!

    Reply

發佈回覆給「吳美成」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